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
“他是第六届川青赛一等奖的获得者,从科班晨功的寒来暑往,到《芙蓉花仙》台前淬炼,十年坚守,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,他就是我们优秀青年小生梁浩龙。”
“她是首届川剧汇演年度英才奖的获得者,是第五届川青赛一等奖的获得者,入选‘红梅计划’人才培养名单,她也是全本川剧《白蛇传》的青年演员,她在川剧《白蛇传》首创蛇穿花的高难度表演,她就是川剧旦角,青年演员李玲琳。”
“……”
8月5日,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新闻发布会上,“名师高徒”青年演员成长计划正式曝光。梁浩龙、李玲琳、但歆婷、薛川、吴佳睿五位从川剧汇演“年度英才奖”“红梅计划”、四川省青年川剧演员比赛获奖选手等遴选推荐优秀学员,与陈智林、陈巧茹、崔光丽、许明耻、李乔松五位名家名师组成5组“一对一师徒对子”,通过表演强化训练、经典剧目复排、展演评比推介等,全面提升青年演员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,为川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陈智林
“川剧作为巴蜀文化的瑰宝,其魅力在于行当的多样性与表演的独特性。”四川省文联主席、省川剧院院长、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、“二度梅”得主陈智林透露,本届“名师高徒”计划聚焦四大行当(生、旦、净、丑),通过“一对一”师徒结对,发挥名家名师队伍的引领作用,实现技艺的精准传承。
此次成长计划根据行当划分确定了5位具有深厚造诣的艺术家,包括梅花奖、二度梅获得者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,同时选拔了5位“四功五法”扎实、艺术天赋优秀,均获得过省级以上专业奖项的优秀青年演员, 通过结成5组“一对一师徒对子”,整合资源力量开展表演强化训练、经典剧目复排、展演评比推介等,帮助青年演员系统化提升。
陈智林进一步介绍,在传统“师带徒”的基础上,“名师高徒”青年演员成长计划还有三大特点:一是首次引入师带徒擂台赛机制,拟于明年开展“名师高徒”擂台赛活动,设置科学合理的赛制实现以赛促学、以演代练,激发传承活力;二是探索戏剧展示传播新空间,将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艺术呈现,形成微短剧、短视频,向公众展示川剧传承的精彩故事,让更多人了解川剧、爱上川剧;三是创新文旅融合新场景,好戏是要经得起观众检验的,名师高徒将走进景区、深入校园开展展演展示,推动川剧与旅游、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,让川剧艺术更好地服务社会、服务人民。
他相信:“通过名师的悉心指导和青年演员的刻苦努力,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技艺精湛、德艺双馨的川剧新秀,形成好戏连台、新人成势的良好戏曲生态。请大家持续关注‘名师高徒’计划,关注川剧青年演员的成长。”
牛配资-牛配资官网-最专业的配资公司-免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