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,助老为老服务需求也就多了起来,而老年助餐服务是需求量最大的养老服务之一。旨在解决老年人“吃饭难”的社区食堂,一开张总收获一片叫好,但一段时间后,不少社区食堂难以为继。
一面是老人对社区食堂的“刚需”依赖,一面是亏损闭店的困境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供需矛盾?此间的症结又是在哪?
近日,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带着这份困惑,走访了西安市部分社区食堂,和它们的运营者、社区工作人员聊了聊,试图从多角度探究社区食堂的运营困局。
>>民生观察员反馈“我们社区食堂又重新营业了”
“我收回上次的反馈,今天我们社区食堂重新开业了!”7月19日,74岁的华商报“民生观察员”贾德斌老人发来满是喜悦的信息。
7月17日,在华商报首届28位民生观察员履职大会上,74岁的贾德斌老人忧心忡忡地说起所在的福邸铭门社区食堂关门一事。他老两口都是社区食堂的“死忠粉”,每天要靠社区食堂解决早、午餐,哪怕坐两站公交或者骑电动车也风雨无阻。
2017年,老贾居住的福邸铭门社区就有了社区食堂,其所属的韩森寨街道也是西安市新城区老年助餐连锁品牌“饭大爷”的发源地。
“最初是‘夫妻店’,受疫情影响,2024年3月,由一家老字号国有饭店接手,大家不仅在家门口能买到本地老字号特产,日常餐食的品相也好、价格还实惠,一份两荤两素的套餐起初仅售7元,后涨到10元,美中不足的是分量偏少。经营半年后,因包不住本而停业。”老贾说,“2025年春节后,一位深耕餐饮行业多年的老板接手,他同时运营着多家社区餐厅,将我们社区食堂改为配送点,两荤两素的套餐12元,但品质不如老字号,运营半年也因同样原因关了门。”
牛配资-牛配资官网-最专业的配资公司-免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